DIY小醫識

《DIY小醫識》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一些日常腰痠背痛的小知識,好讓大家可以學以致用或幫到身邊的人。

長短腳是什麼?

很多人認為腰痛,是因為有長短腳的關係,是真的嗎?那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長短腳?長短腳又是怎樣得來的呢?如何自我檢測長短腳,若有的話又如何自我調整呢? 腰痛去尋醫的時候常會聽到醫師告訴你說你有長短腳,拍照看一看…哦?真的是有明顯的長短腳! 其實一般人對長短腳很疑惑,如果我們的腿長短是不一樣的,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塞個墊子來彌補那個落差。那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嗎?答案是 YES ! and NO !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長短腳有分成兩種類型,結構性和功能性。結構性長短腳是指兩隻腳的長度是真的不一樣。它可能是先天性發育不一致,或是因為後天的骨折、開刀等原因,造成兩隻腳的長度不同。 日常活動為了平衡身體,骨盆會自然傾向一方,長期下來就會造成整體的骨頭歪斜。只要請醫師詳細確認是屬於結構性長短腳之後,在比較短的那隻腳墊上鞋墊,或是採用鞋底加厚的方式,儘量讓兩腳差距在0.5公分以內,問題就可以解決。 而功能性長短腳是指兩隻腳的實際長度是一樣的,只是因為姿勢問題而導致兩隻腳的活動不對稱,肌肉發展不均衡而構成了長短腳現象,如果這時候還利用鞋墊或鞋底加厚的方式來平衡落差,這反而會讓身體歪斜的情形變得更加嚴重! 臨床上,來我診所尋醫的病人絕大部分都是屬於功能性長短腳的患者。 因為長年累積的關係,病情已變成骨盆歪斜、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髖關節疼痛,膝關節受傷及退化,足底筋膜炎等等下肢疼痛的問題。更嚴重的有些甚至還壓迫神經,下肢麻痺以及無力。 功能性長短腳的原因一般來自姿勢不良、肌肉無力或脊椎肌肉無力,這都會造成骨頭歪斜,進而導致長短腳。另外,兩隻腳的足弓不同,比如一隻扁平足、一隻高足弓,或是一隻正常、一隻偏高或偏低,都會使得兩腳受力不平均,也會導致長短腳的形成。簡單來說,我們的身體有自然歪斜的現象,通常是身體自我平衡的作用,如果兩側肌肉發力相同、骨頭支撐力相同,歪斜的情形也不容易發生。 那我們要如何預防功能性長短腳的形成呢?平時我們要保持姿勢端正輕鬆坐好,切記切記請不要傾斜一邊靠! 坐著時不要翹腳或交叉腳,不要常坐地上,站著時不要時常三七步等等。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做一些強筋健骨的運動,強化兩側的肌肉發展平均。我們身體的穩定性就會提高而達到預防的效果。 這集我會教大家如何自我檢測及舒緩背部疼痛。大家要記得要分享給你身邊有需要的人喔!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要找出哪一隻腳是短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張穩固的椅子。 靠後坐正, 雙腳併攏, 腳板對齊。 評估膝蓋部分是否長短一樣,在這個例子,左腳明顯短了。 這個時候我們會進行兩個步驟來舒緩症狀 –> 步驟一平躺著的情況下,短腳彎曲上來,然後用對側的手把膝蓋帶過去,做腰部肌肉拉伸的動作,持續維持30秒到1分鐘左右,大家可以依據個人情況自由斟酌拉伸的時間。 步驟二完成拉伸運動後,這時我們需要嘗試把高低不平的盆骨給調整回來。把雙腳彎曲提起來,用雙手把腿抱緊,你的手的位置可以選者抱膝蓋前方或抱膝蓋彎曲的地方。抱好後,我們需要很用力的對抗手和腿的力量來達到自我調整的效果。手的力量是往身體的方向抱,腿的力量是往外撐,形成抗衡的狀況。每次手腳一起發力維持大約5秒,可重複做3到5次左右,就能達到自我調整盆骨平衡的效果。 以上方法實操起來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是有點難度,需要多練幾次才能上手。請給點耐心學起來會一生所用喔!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影片的話,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我們下一期見!

如何舒緩腰痛問題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痠痛为主,時常放射性疼痛到屁股,腿部甚至到腳。對此症狀我能怎麼辦呢?讓我們往下看吧!   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姿勢裡面,對腰椎負擔最大的,就是坐姿。我們在一天當中不只是會坐在書桌前,車子裡,沙發上,還有人會坐著睡覺。這意味著我們長時間處於單側向前彎曲的狀態,這所帶來結果就是骨盆、下背、腹部的肌肉緊繃以及筋膜沾黏問題。身體前方的筋膜會因此慢慢的失去彈性,並將身體往前拉,而背部肌肉,尤其是伸肌,便需要產生更大的拉力。同時,脊椎也因為需要抵抗緊繃問題,被逼承受過大的負載,腰椎關節炎因此產生。以往腰痛都是年長者,但現代社會的工作與生活型態轉變,工作和坐姿不良等雙重影響,腰痛者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 常聽人說:「我的腰快斷了!」腰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有些人是短期急症,有些人長年備受困擾。腰痛之所以如此的普遍,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大有關係。 我大部分腰椎疾病的病人,都以為他的腰痛是「突然」發生的。其實腰椎疾病如果不是外力受傷比如交通意外呀,大力碰撞呀,滑倒或者是高處跌下來的因數,都是長期累積下來的問題。尤其是久坐、久站或走遠路就腰痛 又或者是彎腰拿個東西就容易扭傷的人,腰部健康早就亮起了紅燈。  如果背部相對的位置會感覺到帶有灼熱的疼痛,那一般是肌肉過度負載的問題。只要把強烈向前拉扯的筋膜緊繃程度正常化,這種疼痛就會很快的被終止。如果發炎反應引起的疼痛,那就沒有這麼快了,嚴重的話,需要靠產品輔助修復炎症。 在這個影片裡我整理了 3 種方法讓你的腰部疼痛可以得到緩解。這 3 種方法你們都可以嘗試看看哪一個對你比較有效或者是做了之後會感覺比較舒服。 第一個方法呢就是在站著的情況下,雙手握拳,把兩個拳頭放在後腰靠近中心點的部分,身體緩緩的向後伸展的同時,拳頭在不怎麼用力的情況下稍微向前頂大概30秒左右,慢慢的挑戰你的極限,這個時候你會感覺到後腰會開始有點酸痛酸痛的那就證明你做對了。 第二個方法是以睡著的姿勢,上半身盡量維持平躺,用手把對側的膝蓋拉過來,慢慢的挑戰你的極限,拉到感覺腰部或屁股開始酸酸的,維持1到兩分鐘左右。兩邊都做做看,如果其中一邊感覺比較敏感,那一邊就做多幾分鐘吧!     如果以上兩種方法你覺得動作太過複雜的話,你可以嘗試第三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先準備一條毛巾,捲起來。平躺在地上,然後把毛巾墊在腰部,嘗試放在酸痛點位置。這個方式的時間因人而異,最多躺個20分鐘就好,如果感覺受不了就提早停止。選擇性還可以把雙手舉起來,把難度增加,效果更好。 這三種DIY方法是針對大部分人的疼痛。但畢竟每個人的腰痛原因都不一樣,如果嘗試這些方法,腰痛症狀被放大到屁股,大腿,整隻腳,甚至麻痺。證明這些方法都不適合你。需要詳細檢查找出病因才能幫你對症下藥哦!希望我的分享對你們有幫助!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影片的話,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我們下一期見!

上背痛/膏肓痛

上背痛及膏肓痛問題在這文明的社會裡是一個很普遍的病痛,尤其是頻繁使用電腦或手機的人更為常見,那我們要怎樣預防以及舒緩上背痛及膏肓痛呢? 我的病人往往會告訴我,我的背痛已經好幾年了!有時候還會痛到頸項和頭部!每次工作OT過後更痛,痛到不能睡!現代的社會工作壓力大,時間也很長。時代的轉變,大家都普遍性使用電腦和手機,這促使慢性肩頸痠痛的比例越來越高。有些還嚴重到中背部分,也就是膏肓一帶疼痛。 那到底什麼原因導致上背疼痛呢?當我們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會呈現頭部向前傾以及圓肩的不良姿勢。斜方肌和菱形肌被過度拉長,胸肌也因此變成過度縮短。這造就身體肌肉不平衡發展,背部承受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慢慢的變成肩頸痠痛,富貴包或水牛肩也會開始形成,嚴重的話會發展到椎間盤突出或骨刺。 在我們要討論改善上背痛問題的方法之前,我想先讓大家把不良習慣改掉,痊癒的機率才能大大的挺升喔!我把一般會發生的不良姿勢分為兩組,那就是間接性和直接性的過度訓練胸前肌。 間接性的不良姿勢比如長時間趴著玩手機,長時間趴在桌上用電腦,長期單邊揹包包等等,能的話請改掉。 直接性的呢就是太大量的訓練前方肌肉群,比如大量做plank,大量的掌上壓,大量胸前肌重訓!大量腹肌訓練等等,很多肩頸痠痛的病人的確因爲太大量的訓練前方肌肉群而忽略了平衡的重要性而出事的,敬請大家平衡訓練。因為這些都是會令你的上背痛病情加重的根源。 接下來,為了達到肌肉平衡,我們要把上背的肌肉群增強!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活動肩胛骨。大家可以嘗試把手臂張開,盡量往後擴展 在維持著肌肉激活的情況下,上下挑戰極限,向上伸展,再往下擠壓肩胛骨部位。重複運動五分鐘,如果覺得自己還可以繼續,請自行延長訓練時間。在訓練期間,你會覺得肩膀的斜方肌酸酸的,那是正常的現象,證明你做對了! 請堅持一段時間,日復一日,你會發現上背痛或膏肓痛問題會逐漸的減少哦!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影片的話,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我們下一期見!

寶寶胃漲風怎辦?

新生baby消化系統不成熟,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導致baby肚子不舒服而哭闹不止,那爸爸媽媽們應該怎麼辦呢? 有時後,baby都已經喝完奶了,尿片也換了,身體也清洗乾淨了,怎麼baby還是一直哭鬧呢?尤其是晚上,频繁剧烈的哭闹,抱哄喂奶都没用,一直哭到没有力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估計有可能是哪裡不舒服吧?摸摸一下額頭也沒有發燒啊!那會不會是肚子不舒服呢?一般baby在出生一個多月後,因為消化系統還不成熟的關係,baby的肚子是很容易發生漲風的問題。當你仔細看,或許你會發現baby的小臉通紅,肚子漲漲鼓鼓的,有時你還會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這時你可以幫baby檢查一下他的肚子是否漲風了! 檢查的方式很簡單,把手掌放在baby的肚子上,用另一隻手的食指輕輕的敲一敲,聽聽反饋回來的聲音,若你能分辨得出反饋回來的是波波的聲音,恭喜你,你成功發現baby肚子漲風了! 那baby漲風了要怎麼辦呢?兩招簡單的動作幫助baby消除漲風! 第一招:你可以輕輕的用手掌,在baby的腹部上方開始往下輕撫,反覆左右手往下掃,持續一分鐘左右。 第二招 用雙手手掌從腹部側邊開始,往肚子中心輕撫,反覆的這樣掃,也是持續一分鐘左右喔! 過沒幾分鐘,你就會聽見寶寶開始 噗 噗 聲放屁的把氣排出來了!baby就舒服啦! 若還是不行的話,你可以使用如意油,倒一點在手掌心,搓熱它, 然後用以上兩招輕撫在baby肚皮上,效果會更好,baby會更舒服喔!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影片的話,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我們下一期見!

富貴包疼痛問題緩解

“富貴包”不僅是外表不好看,也意味著身體的健康出現了問題。常見的富貴包究竟是怎麼得來的呢?富貴包又會怎樣影響我們的健康?而我們又要如何預防以及緩解富貴包呢? 富貴包究竟是怎麼得來的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频繁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手提電腦等移动设备获取資訊和沟通交流,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对手机逐漸的依赖,使用的时间也更长。跟隨而來的就是日常生活不良的習慣,往往會不知不覺的帶給身體很大的負擔。 所謂的種種不良生活習慣到底是什麼呢?比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低头看电脑、枕头高度不適合、含胸驼背,習慣性趴著看手機等等,這會導致身體構造嚴重向前傾。外觀上,富贵包也是颈肩部的过度脂肪沉积或者良性的脂肪瘤,从解剖学上讲,富贵包位于颈椎和胸椎交界处,讓身體形成一個更不好看的體態,讓人感覺就算是站著,走著,坐著,形象看起來都是懶懶的。 富貴包又會怎樣影響我們的健康呢? 不良習慣持續的日子一旦久了,毛病就會開始擴散,颈部软组织慢慢就會受到损伤而開始肩頸痠痛,頭部疼痛,也就是早期的颈椎病。進而导致椎间盘的退化加速、椎体边缘和小关节骨赘形成,从而压迫颈部神经,导致頭暈,手臂麻木无力,胸口疼痛甚至胸悶呼吸不順暢等症状,富贵包就是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形成的。 我們要如何預防富貴包呢? 那我們要如何預防富貴包呢?大家請記得!每次低頭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尤其是上班族或時常需要用電腦或手機的朋友們,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習慣是改不了的話呢,那富貴包會一直跟著你,病情反覆或越來越嚴重喔! 在一個人的身體平衡來說呢,會得到富貴包也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失去平衡而向前傾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多做肩、頸部和背部肌肉的鍛練來增強我們的後方肌肉群,以達到身體平衡的效果。 現在我們可以來試試看緩解富貴包的症狀吧!在你進行這個運動的時候,你應該會感覺到你的肩膀很酸才對喔!能的話,請堅持。至於運動過後,你應該會感覺的肩頸比較輕鬆,緊繃感會下降才對。 好!現在請把手臂向橫舉起來,在維持著這個姿勢的情況下 轉動你的肩膀,向後轉動十下。。。再向前轉動十下,重複堅持做一分鐘左右。 這個運動對有富貴包的人來說是一個很艱難的運動,而且還需要持續堅持,慢慢的把把時間加長來鍛鍊,才能看到效果喔! 如果你是比較嚴重的富貴包患者,你可以參考以下連結看看我是如何幫嚴重富貴包患者進行治療的喔!https://youtu.be/YCm4yx9wxVA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影片的話,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我們下一期見!

滑鼠手/3C手腕疼痛問題

疫情當下,很多人都是在電腦前工作。還有不少人放工過後都會玩手機遊戲,PS4 或 Nintendo Switch。 相信不少玩家會開始抱怨手指或手腕開始不舒服。這是因為長期過量的使用3C產品而導致的勞損。面對這種狀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刺激這三個點。   第一個點,我們可以舒緩拇指的肌肉,把手腕稍微往下伸展,用另外一隻手的拇指幫忙輕微的按摩,這樣重複的往上推,來舒緩這裡的肌肉緊張。 如果家裏有一些按摩球,高爾夫球,都可以用來按摩舒緩這裡的肌肉。 第二個點是要放鬆手臂外側的肌肉,我們先把手掌張開,往上伸展,用四隻手指按壓著這裡的肌肉,你應該會有痠痛的感覺,然後手掌可以開始往左右搖擺,好像再見的手勢那樣。這些動作應該讓你這裡的肌肉得到更深沉的刺激,你會感覺很酸  又很爽,可以持續做一分鐘左右。 第三個點是要放鬆手臂內側這個地方,我們把手臂伸直,手掌向上伸展,然後把四隻手指往後拉伸,你會感覺手臂內側肌肉開始被拉緊而且酸酸的。這個時候你的手掌稍微往前推,形成一個對抗的力量,推五秒左右,休息一下,然後再推五秒,重複一分鐘左右。 講完舒緩的方法。那我們該怎樣預防這樣的疼痛呢?如果你需要每天長時間使用3C產品,你要做到每一個小時,給自己休息個5分鐘,這樣手腕問題就會遠離你了!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影片的話,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我們下一期見!

落枕快速緩解

落枕在生活中不難被發現,而且還折磨很多人。忽然睡一覺起來發現:“哎呀呀呀呀呀!,頸項轉不到了!為什麼多數的人落枕都發生在後面而不是前面呢? 主要的原因呢,是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前後的肌肉不對稱。上班族在電腦前面時常會低頭向前傾,學生呢時常低頭看書,日常的手機,照顧孩子,切菜煮飯等等 導致負責低頭動作的前方肌肉用得比較多,而後方肌肉時常就會被牽引以及用得比較少。久而久之,後面的肌肉就會變得比較容易緊張,而時常發生落枕。 在這影片裡面我整理了兩種方法,都能讓你從遠處舒緩落枕的問題。 比如說你的左側落枕痛到要死動不了,你可以把你的左手向橫,伸直,拇指往上,你肩膀的四條旋轉肌會幫你放鬆你那個落枕的肌腱。而且現在你那個二頭肌和三頭肌都是在用力的狀況,所以落枕的頸部僵硬的地方就會被放鬆,然後我們再加強一下,用你的右手扶著你的前锯肌,也就是把副乳的部分扶著。我們這個動作呢是利用別的肌肉去幫落枕的肌肉做一個舒緩,而這個動作呢是完全不會去動到你那個完全不能動的落枕的部位。 那如果你覺得以上的動作太過複雜的話呢。我們可以用有一個穴位叫做落枕穴,這個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穴,它位于手背部,在第二掌骨和第三掌骨,也就是食指和中指之间,掌指关节往下一個手指有凹陷的地方。我们用拇指的指尖来按压,力度由轻到重,逐渐地加大力度,当有明显感覺酸痛的时候,这就是比较適合的刺激,然後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轻轻地转动颈部,这样來做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效果会更好,按压1至2分钟,最多不要超过5分钟,今天的案例是左邊落枕,那我們就只是需要按左邊的落枕穴。 如果你想比較徹底的解決時常落枕的問題,你可以看回我之前的文章或影片,教你如何簡單的增強頸部肌肉不足的問題。 你有頸痛的問題嗎? 对于正常人来说落枕是偶發生的,但如果你還是反复出现落枕的症状,這有可能是早期颈椎病的表现,安全起見還是进行专业诊断和接受治疗。希望我的分享對你們有幫助~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影片的話,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我們下一期見 ~ 

媽媽手很痛 怎麼辦?

新媽媽月子期間手腕疼痛難耐!媽媽手不是新手媽媽的必經之路!媽媽手可以預防嗎?如果患上了媽媽手該如何緩解? 一位32歲的先生喜得女嬰兩個月後開始手腕有疼痛的症狀,慢慢的手腕也肿了起来!起初還以為不小心扭到手,後來症狀越來越嚴重,連握东西、写字、喝杯水這些簡單的動作都感覺痛苦萬分。更別說享受餵奶的美好時光了!如今的媽媽手已經不再是媽媽的專利了!畢竟會照顧孩子的好男人好爸爸越來越多了呀! 什麼是媽媽手呢? 媽媽手又稱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狹窄性腱鞘炎。因為時常發生在經常勞碌的媽媽們身上,所以被一般人稱之為”媽媽手“,是一個常見的腱鞘疾病。  如何知道是否患上媽媽手? 嘗試用4隻手指抱著大拇指,然後手腕往下伸展。這個時候手腕靠近拇指的地方會產生疼痛或劇痛,就代表媽媽手找上你了! 究竟媽媽手是怎麼形成的呢? 其實媽媽手是因為一些不正確的姿勢挑戰了手腕的極限而傷害了手腕部位,導致腱鞘發炎。比如抱孩子的手勢,餵奶,煮飯,做家務等等的重覆性工作。整合起來主要是來自3個L,也就是L上, L下 還有 L內 ,持續下來,就形成了傷害。 那要怎樣緩解呢? 病情初期者,可以通過按摩4穴位來達到緩解的效果 穴位1 – 尺側 穴位2 – 曲池 穴位3 – 手三里 穴位4 – 合谷 那要如何預防呢? 說到底, 最好的治療莫過於預防。 你只要避免我上面描述的 3個L,也就是L上L下還有L內就可以了。 但若病情嚴重者,可能以上方式已不足以應付,請媽媽們儘早就醫喔!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影片的話,可以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